戰(zhàn)鼓聲中,西班牙人跟隨勃艮第十字旗,頂著嶺上的炮火,沿著平緩的坡地開始加速前進。
宣德炮的威力雖小,但后坐力也小啊。陣地又設置在平緩的嶺脊前,連復位用的小土坡都省了。
開完一炮,炮車只后退一米多,馬上又順坡返回了炮位。經(jīng)過無數(shù)次練習的炮手們,馬上穩(wěn)住了炮車,然后配合默契的開始裝填。
一號炮手先用炮刷蘸水清理炮膛后,二號炮手馬上裝填定裝炮彈,三號炮手又將一團滿是油脂的麻布塞進炮膛。
接著一號炮手用炮刷另一頭的推彈器,將炮彈送入膛底壓實。油脂麻布則是用來堵塞炮口,以防漏氣的。這樣可以提高威力。油脂還可以用來潤滑,讓炮彈更容易塞進來。
然后四號炮手用粗大的錐子,通過火門在藥包上打孔,又用腰上的尖嘴藥壺,往火門中加了些發(fā)射藥,以提高燧發(fā)成功率。
最后由炮長進行微調(diào)瞄準后,下令一號炮手拉動炮繩開炮!
全套動作說起來麻煩,但千錘百煉出來的炮手們,十幾秒就可以完成!好似后世愛撫一賽車進站一般。
二十門宣德炮,以相當高的射速將五斤重的小炮彈,一發(fā)接一發(fā)打向西班牙人的方陣。
確實,每一炮并不能造成太大的傷害,即使命中了也只能貫穿三四個人。但架不住它快啊,西班牙人前進一百米,宣德炮就能開三五炮。
而且隨著距離越來越近,火炮的命中率和殺傷力都在急劇增加,累加起來的傷害還是很可觀的。
當西班牙人前進到四百米時,前頭的方陣已經(jīng)明顯被打薄了不少。
但或許是因為世界之王的驕傲,或許是因為身處絕境的緣故,西班牙人就像是不知恐懼一樣,繼續(xù)在鼓聲中前進,前邊人不斷倒下,后面人便無聲的補上,然后再倒下。
被重點關(guān)照的旗手,這會兒已經(jīng)死了三個,第四個旗手擎住旗,繼續(xù)引領方陣前進。
待他們前進到三百米內(nèi),保護火炮隊的陸戰(zhàn)隊員,架起了一具具尺許長的發(fā)射器,開始釋放‘織田市改醮火箭。
雖然織田市改火箭,能射一兩公里遠,但只有在三百米內(nèi),才能保證偏得不太離譜。